
行銷漏斗怎麼做?從流量導入到顧客留存的全方位解析
在數位行銷領域裡,「行銷漏斗」是一個幾乎無法被忽視的概念。
它幫助品牌清楚理解,顧客是如何從最初認識品牌,到最終完成購買,甚至進一步成為忠實顧客。
這個過程不只是單純的銷售流程,而是一套完整的顧客旅程規劃。
要打造高效的行銷漏斗,品牌需要兼顧流量導入、轉換設計,以及後續的顧客維繫。
▍行銷漏斗的核心概念

行銷漏斗(Marketing Funnel)描述的是一個「由寬到窄」的顧客轉換路徑。
最上層是吸引注意力的階段,接著進入考慮與比較,最後才是購買與留存。
這樣的分層思維,讓品牌能夠有策略地引導顧客逐步下移,而不是期待他們一開始就掏錢買單。
你可能會感興趣:2025 行銷方案有哪些?適合不同產業的行銷策略總整理
▍流量導入:吸引注意力的起點

要讓漏斗運作,第一步就是導入流量。這可以透過內容行銷、SEO、廣告投放、社群經營等多元方式完成。
舉例來說,旅遊部落格可能會撰寫景點攻略來吸引用戶;電商品牌則可能投放 Google Ads 來攔截有購買意圖的搜尋。
這個階段的關鍵不是立刻成交,而是讓更多人「看見你」。
你可能會感興趣:【2025 最新】網路行銷完整攻略|新手到專家的必學方法
▍轉換設計:把興趣變成行動

當顧客對品牌產生興趣後,下一步就是設計轉換路徑。這裡包含了著陸頁設計、試用方案、會員制度、限時優惠等,目的在於降低顧客的決策門檻。
例如,SaaS 軟體公司通常會提供 7 天免費試用;零售品牌可能會在官網放上新會員專屬折扣。
這些策略的共同點是「給予理由」,讓顧客願意往漏斗下層移動。
你可能會感興趣:社群行銷怎麼做?新手必懂的核心概念與應用方法
▍留存經營:建立長期價值

許多品牌把行銷漏斗停留在「成交」就結束,這其實是最大的浪費。真正能創造營收穩定成長的,是顧客留存與再次購買。
透過 EDM 行銷、LINE 官方帳號、會員制度與專屬活動,品牌能與顧客保持互動。
舉例來說,餐飲品牌透過 LINE 推送生日優惠,讓顧客再訪;電商平台則透過個人化推薦,刺激二次消費。這些做法不僅能延長顧客生命週期,也能提升整體 LTV(顧客終身價值)。
你可能會感興趣:LINE 行銷怎麼做?官方帳號、社群經營與推播技巧解析
▍行銷漏斗的挑戰與優化

行銷漏斗並非一成不變的模型。最大的挑戰在於不同產業、不同客群的行為模式差異很大。
有些產業決策周期長,例如 B2B 解決方案;有些產業則高度衝動消費,例如快時尚或美妝。因此,漏斗必須根據數據持續優化。
品牌需要透過 A/B 測試、用戶行為分析與再行銷,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轉換路徑。
你可能會感興趣:推播式行銷是什麼?個人化、即時互動與自動化的關鍵
▍案例分享
以 Airbnb 為例,他們在流量導入階段大量使用 SEO 與內容行銷,透過「城市旅遊指南」吸引搜尋流量。
在轉換階段,他們提供清楚的房源比較與安全保障,降低顧客疑慮。而在留存階段,Airbnb 會定期推送旅遊靈感與會員專屬優惠,讓顧客再次使用平台。
這樣完整的漏斗設計,讓 Airbnb 在高度競爭的旅遊市場中脫穎而出。
你可能會感興趣:SEM 行銷優缺點大解析|適合哪些產業?如何提高投資報酬率?
▍常見問題 FAQ
▍結論
行銷漏斗並不是一張靜態的圖表,而是一個需要不斷優化的過程。它提醒品牌,顧客的獲取不只是靠單一行動,而是需要一系列的引導。
從流量導入、轉換設計到留存經營,每一步都環環相扣。唯有持續測試與調整,才能讓行銷漏斗真正成為帶動營收與成長的核心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