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你真的了解 SERP 嗎?一篇搞懂 SEO 排名與使用者行為的關鍵
在經營網站或規劃 SEO 策略時,我們最終的目標是什麼?
答案就是:出現在搜尋引擎結果頁(SERP)上,並且盡可能佔據更高的位置。
但 SERP 不只是「列出一堆連結」那麼簡單。
它是一個高度競爭且充滿策略的戰場,直接影響網站流量、品牌曝光與轉換率。
如果你想讓網站脫穎而出,了解 SERP 的運作方式與使用者在 SERP 上的行為模式,就是不可或缺的第一課。
▍什麼是 SERP?

SERP,全名是 Search Engine Results Page,即搜尋引擎結果頁。
當使用者在 Google、Bing 或其他搜尋引擎輸入關鍵字後,看到的第一個頁面就是 SERP。
SERP 主要包含以下幾個元素:
- 自然搜尋結果(Organic Results):根據演算法自然排序,不付費。
- 廣告(Paid Ads):以關鍵字出價的廣告,通常出現在自然結果上方或下方。
- 精選摘要(Featured Snippets):直接回答搜尋問題的摘要框,通常位於頁面頂端。
- 地圖本地搜尋結果(Local Pack):特定地點搜尋時顯示的本地商家資訊。
- 影片、圖片、購物卡片等垂直搜尋結果:根據搜尋意圖顯示不同內容格式。
不同關鍵字會觸發不同類型的 SERP 元素,而這也大大影響了使用者的點擊行為與SEO策略。
▍SERP 對 SEO 的重要性是什麼?

許多人以為只要關鍵字排名高就好,但事實上,你出現在哪種 SERP 版位,才是決定流量的關鍵。
舉例來說:
- 若搜尋結果出現精選摘要,使用者可能直接在 SERP 就獲得答案,不再點進網站。
- 若本地搜尋結果(Local Pack)占據了上方區塊,自然排名即使第一名,也可能被擠到很低的位置。
- 若有大量廣告競爭,點擊率會被嚴重稀釋。
因此,了解你的目標關鍵字觸發了什麼樣的 SERP 元素,並針對這些元素進行優化(如爭取進入精選摘要、優化本地SEO、增加圖片/影片素材),比單純追求排名更重要。
▍使用者在 SERP 上的行為模式

在 SERP 上,使用者的行為通常會有以下幾種特徵:
▎只點前幾個結果
大量研究顯示,超過 70% 的點擊發生在前三個自然搜尋結果。
如果無法進入前三名,曝光與點擊的機會會大幅下降。
▎被吸引到特殊元素
使用者往往會被精選摘要、圖片、影片、地圖等視覺化內容吸引,而非單純只看藍色連結。這也是為什麼多媒體內容、結構化資料標記變得越來越重要。
▎搜尋意圖影響點擊行為
- 若是資訊型意圖(如:「怎麼做SEO?」),使用者可能只想快速獲得答案,看完精選摘要就離開。
- 若是交易型意圖(如:「台北飯店推薦」),使用者會比較多個網站,點擊率分散且轉換潛力高。
不同的搜尋意圖決定了使用者的行為路徑,因此內容策略應針對搜尋意圖設計,才能提高轉換率。
▍如何針對 SERP 最佳化你的網站?

了解 SERP 的運作後,你可以採取以下策略來提升 SEO 表現:
- 分析目標關鍵字的 SERP 類型
先搜尋一次你的目標關鍵字,看看 SERP 出現哪些元素(精選摘要?影片?地圖?),針對性調整內容結構與格式。 - 優化標題與描述,提高 CTR(點擊率)
在搜尋結果中,標題與描述是吸引用戶點擊的關鍵。要兼具關鍵字布局與吸引力,避免過於平淡或過度堆砌關鍵字。 - 爭取進入精選摘要
將內容結構化,例如:問題 + 精簡答案、使用列表、段落清晰分明,有助於獲取 Featured Snippet 版位。 - 使用結構化資料(Schema Markup)
結構化資料能讓你的搜尋結果出現星級評價、價格、常見問題等豐富片段,進一步提高點擊率。 - 加強本地SEO(若有需求)
針對地區性搜尋,如餐廳、旅館、商家資訊,完善Google商家資料(Google Business Profile),爭取進入本地搜尋區塊。
▍常見問題 FAQ
▍結論
SEO 成功與否,最終反映在 SERP 上。
唯有真正理解搜尋引擎如何排列結果、使用者在 SERP 上如何行動,你才能制定出更精準的優化策略。
別只盯著關鍵字排名,更要學會分析 SERP 結構、優化點擊體驗、滿足搜尋意圖,才能在競爭激烈的搜尋市場中搶得一席之地。
現在就從檢視你的關鍵字 SERP 開始,找出真正的優化機會,讓你的網站從「被找到」到「被選擇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