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AI 世代下的 SEO 內容審查指南:避免被判為 AI Spam!
隨著生成式 AI 工具(如 ChatGPT、Gemini、Claude)普及,越來越多網站使用 AI 自動撰寫內容。然而,Google 對 AI 內容的態度逐漸趨嚴,不少網站因「低品質 AI 內容」而遭降權、甚至被移出索引。
本文將帶你認識如何在 AI 世代中,撰寫不會被判定為 AI Spam 的 SEO 文章,並提供實用的內容審查建議。
你可能會感興趣:SEO地雷大揭密:黑帽、白帽、灰帽一次搞懂,不怕網站被懲罰!
▍為何 AI 內容會被 Google 視為垃圾訊息?

Google 一再強調:「不是 AI 本身的問題,而是內容品質與目的」。若以下行為出現,極可能觸發 Google 的垃圾內容偵測:
- 為了塞滿關鍵字或流量,批量生成重複性內容
- 缺乏原創性與洞見,純粹堆疊公開資訊
- 沒有考慮使用者需求與搜尋意圖
- 缺乏 EEAT(專業性、權威性、可信度、經驗)要素
- 完全未經人工審核或優化,直接貼上 AI 產出
簡而言之,Google 打擊的不是 AI,而是「無價值、為排名而生」的內容。
▍如何自我審查 AI 內容品質?五大檢查原則

以下五大內容審查原則,可幫助你提升內容品質,降低 AI Spam 風險:
▎是否提供第一手觀點或經驗?
AI 難以創造真實的使用者經驗與案例。你可以補充:
- 使用心得
- 親自走訪紀錄
- 實際數據與操作流程
- 照片、截圖、影片輔助說明
建議:可在段落中穿插「以我個人經驗來說…」、「我實際測試後發現…」等語句,增強可信度。
▎是否回應使用者搜尋意圖?
AI 生成的內容常偏向「百科式說明」,但真正的 SEO 要聚焦在:
- 幫助解決問題
- 回答用戶提問
- 引導下一步行動(CTA)
建議:分析搜尋該關鍵字的用戶痛點,並設計段落標題明確回答問題,例如「XXX 怎麼做才有效?」或「避免 XXX 的3個重點」。
延伸閱讀:搜尋意圖是什麼?
▎是否具備 EEAT 元素?
Google 評估內容價值的核心即是 EEAT:
- 專業性(Expertise): 有經驗、有資格的人寫的
- 權威性(Authoritativeness): 來自可信來源、有社群背書
- 可信度(Trustworthiness): 資訊準確、引用來源明確
- 經驗(Experience): 寫作者是否親身體驗主題?
建議:標註作者、背景介紹、連結至外部權威資料,並加上參考來源與原始數據。
▎內容是否有獨特性?
Google 偵測「重複內容」的能力非常高。即使是同一主題,也應用不同角度切入,例如:
- 自家品牌觀點
- 地區性特色補充
- 整理不同平台的優劣比較
建議:可搭配類似 FAQ 或「實用小結」段落,強化獨特性。
你可能會感興趣:關鍵字內部競爭是什麼?讓網站不再自相殘殺的關鍵技巧
▎語言是否自然、有人味?
AI 輸出的語言常有以下問題:
- 太過制式、缺乏情感與故事性
- 固定模板感強,開頭與結尾都類似
- 濫用過時詞彙(如:靜謐、絕佳、深入淺出)
建議:進行人工潤飾、改寫語句結構,並以符合目標受眾語感為主(如旅遊網站可用較口語的描述)。
延伸閱讀:什麼是 SEO 內容行銷?從 SEO 寫文到賺錢的流量經營全攻略
▍常見問題 FAQ
▍結論
AI 工具固然能提升內容產出的效率,但若過度依賴,反而會失去「人味」與價值感。
身為內容經營者,務必要養成內容自審能力,融合 SEO 策略、真實經驗與使用者需求,才能打造符合 Google 標準、又真正有幫助的高品質文章。